[書單] 紐約時報2015最佳繪本

by 11/24/2015 0 comments

The New York Times Best Illustrated Children’s Books of 2015

●Big Bear Little Chair by Lizi Boyd
封面覺得不吸引我但內頁意外可愛的繪本,主題為相反詞。









●A Fine Dessert: Four Centuries, Four Families, One Delicious Treat 
By Emily Jenkins. Illustrated by Sophie Blackall.
不同的四個城市,四個家庭,四個世紀,靠著一道甜點:Blackberry fool串連起來。從書中可窺見到美國發展的歷史。1710年,一個英國女孩和她媽媽做了藍苺蛋奶酪;同樣的甜點場景換為1810年南加州一個黑奴女孩和她媽媽,1910年波士頓女孩和她的媽媽,最後則是在聖地牙哥一個男孩和他的爸爸。從書中也可窺見到美國發展的歷史。



而這本書中因為出現了黑奴母女,所以也引發了一些話題,像是這篇文章
Children's author sorry for 'racial insensitivity' in picture book showing smiling slaves

以下中文翻譯轉貼自 Dodoread 都讀 2015/11/10
●黑奴應不應該微笑?
紐時上個月公布2015童書選,其中包括由Emily Jenkins撰寫,Sophie Blackall繪圖的「藍莓蛋奶酪」,評審認為這則以一種甜點,四個家庭,四座城市,橫跨四個世紀的故事掌握時代變遷的面貌,同時傳達家族情感的愛與堅貞。其中一對主角是1810年的黑奴母女。


黑奴母女先是帶著微笑在庭院摘莓果,然後伺候白人主人晚餐,最後躲在櫥櫃間捧著餐碗,舔食殘餘的「藍莓蛋奶酪」。
繪本自一月出版以來,除了讚譽,也引發爭議。首先是伊利諾州一位小學圖書館員Gall提出質疑,Gall認為,儘管 「藍莓蛋奶酪」一本良善創作初衷,但是透過它的敘事方式,充其量讓讀者覺得「奴役」這件事令人「不開心」,而不是「極其可怕」。
由於批評聲浪愈湧愈烈,作者Jenkins發表道歉聲明,她選擇在一個由白人圖書館員發起,專門挑戰兒童文學中「種族歧視」意識形態的網站表達意見。
她說自己認真仔細閱讀相關批評,深刻理解到,儘管自己的作品希望傳達包容,真實與希望,但在處理種族議題上不夠周全,不夠敏感,沒有顧慮到相關衍生的感受。
Jenkins除了表達歉意,捐出該書所得給促進多元閱讀的團體,她同時也表示,「藍莓蛋奶酪」的故事描寫人們如何透過手藝與甜點,在不公義與艱困的現實中找到的喜樂,這是人類性靈的力量。她相信,飽受壓迫的人們應該可以在某些小小的時刻找到慰藉,甚至喜悅。
自由與尊嚴受剝奪的人們會不會有純粹的喜悅?
誰可以為他們記錄或展現這些小小的幸福?
誰可以看見或體會這些小小的幸福?
誰可以決定誰應該如何解釋或定義這些這些小小的幸福?
故事有沒有社會「責任」?該不該承擔社會「責任」?
批評與道歉,界限與越界,詮釋與觀點...文學的衝撞總是如此,從書裡擺盪到書外,從虛擬擺盪到真實,然後全部擠在我們容量有限也可能無限的腦袋瓜子裡。

●Funny Bones: Posada and His Day of the Dead Calaveras
By Duncan Tonatiuh






墨西哥死靈節的故事。這個節慶必備的東西是骷髏喔!剛好十月底的時候看了【黃麗如專欄|那麼近,那麼遠】萬聖節關我屁事! 裡面寫到的剛好很符合這本書的內容。
死人節其實和台灣的清明節很類似,只是他們以慶祝的方式面對亡者。墨西哥人認為死亡之後才能重生,因此對於死並不畏懼,對於死後的世界也不避諱,在墨西哥旅行時很常可以看到骷顱頭或白骨人的裝飾,尤其在死人節前兩周,更是家家戶戶必有至少一具白骨裝飾。我在Puebla住處對面是一個美術館,死人節的前一個禮拜就看到學校老師帶著小朋友到美術館的勞作室一起用紙漿製作白骨人、白骨馬、白骨狗等各式各樣的白骨生物。景象看起來很詭異,但是師生們專心地黏每個關節、彩繪每根骨頭,那種專注讓人動容。老師說:「小朋友做的東西會放在家裡大門口的祭壇(ofrenda)上,祖先看到祭壇就會回家,所以孩子們會特別用心做。」這些素材多麼容易被人世俗的拿來搞鬼、作怪,但墨西哥人卻非常虔誠、謹慎的迎接死人節。

                             

延伸閱讀:Nine Days to Christmas: A Story of Mexico (墨西哥聖誕節的故事)




●Leo: A Ghost Story
By Mac Barnett. Illustrated by Christian Robinson.





 因為畫家是Christian Robinson所以喜歡。只有書中的小女孩看得到這個鬼哦!小女孩和鬼也變成真正的好朋友。


Madame Eiffel: The Love Story of the Eiffel Tower
By Alice Brière-Haquet. Illustrated by Csil.









法國巴黎鐵塔愛情故事。

故事大意就是一對情侶,男的叫艾菲爾,女的叫什麼我忘了(凱西之類的)。他們很相愛但有一天女生生病,名醫們束手無策,女生越來越衰弱。男生想到了一個好方法,過了一陣子就在女生快死的那一天,他抱著她爬上為她蓋的艾菲爾鐵塔,然後到了塔上女生病就好了。(有種故事被我講得很難聽的感覺,誰叫這是一本放閃繪本,哼)

●The Only Child
   by Guojing





中國女畫家郭婧筆下的一胎化政策下的寂寞孩子,溫柔的鉛筆畫。

●The Skunk
   By Mac Barnett. Illustrated by Patrick McDonnell.


  




一個男人被臭鼬尾隨一直無法擺脫的故事。繪者是「沒有東西送給你」的麥當諾。覺得他筆下的動物都長的很像哈哈。

●Sidewalk Flowers
By JonArno Lawson. Illustrated by Sydney Smith.







無字書,但訴說的力量卻如此驚人。小女孩披著紅斗蓬,和一直講電話心不在焉的爸爸一起回家。剛開始的畫面全為黑白,只有小女孩是紅色。小女孩一路收集野花,塞進了狗狗項圈,輕放在死去的小鳥的胸前,插在媽媽的髮辮上。最後的場景是小女孩把花別在耳朵邊,要電話,還是一朵花?
更多圖:https://www.brainpickings.org/2015/03/17/sidewalk-flowers/

The Tiger Who Would Be King
By James Thurber. Illustrated by JooHee Yoon.


文本是James Thurber於1956年出版的故事。大意為老虎想當王,所以他跑去跟獅子搶奪王位,所有動物被迫選邊戰爭,最後只有老虎是倖存者,但他已經沒有人可以統治了。這本特別值得關注的是,繪者為韓國新銳作家,人物造型誇張搶眼配色鮮明,算是去年我在波隆那展中印象較深刻的一位。


●Tricky Vic: The Impossibly True Story of the Man Who Sold the Eiffel Tower 
By Greg Pizzoli






這是一個騙子把巴黎鐵塔賣了的真實事件,看了真實篇的故事後覺得這世上真是無奇不有阿。有趣的是騙子主角的臉是大拇指指紋!!(沒有五官但卻可以準確判斷到底是誰?)

熱愛童趣但不失深邃的文字與圖畫,偶爾客串中文與外文的中間人,生命大都在童書裡漫步。夢想當一位童書圖書館館長,目前正在夢想的路上。

0 comments:

張貼留言